HOME> 音乐氛围营造> 【莲池时评】青春逐梦 竞技铸魂——从巴黎奥运看青年力量

【莲池时评】青春逐梦 竞技铸魂——从巴黎奥运看青年力量

青春逐梦 竞技铸魂

—— 从巴黎奥运看青年力量

刘苏怡

这个夏天,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法国巴黎,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盛大举行。在这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上,我们见证了无数年轻运动员的汗水与泪水,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,更重要的是,看到了青年一代的朝气蓬勃与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
成功的关键在于天赋和努力的共同作用,缺一不可。在巴黎奥运双人跳水十米台上,“跳水双子星”全红婵和陈芋汐用“水花消失术”再次征服了观众和裁判,用沉甸甸的奥运金牌,展示了05后风采。然而“水花消失术”,从来就没有捷径,跳水的艺术也在于,越是追求完美,水面越是平静。正所谓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她们为国争光的背后,浸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奋斗汗水。她们动作失败过,也哭过,但却从没有退缩过,跳满分的秘诀就是无休止的练习。如今,奋进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,青年干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,练就过硬本领、提升能力水平是至关重要的。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,青年干部要敢于施压于己,把吃苦当作增长本领的必要条件,主动到基层一线去锻炼与磨练,多啃几次“硬骨头”、多当几次“热锅蚂蚁”,在经风雨、见世面中壮筋骨、长才干,不断练就解决实际问题的的“宽肩膀”“硬脊梁”。

青年气势如虹,坚持初心者终将成就非凡。“一枪龙吟十九洲,打破了家徒四壁,扶直家人弯了半辈子的腰”。生在贵州偏远山区的谢瑜,凭借着对射击的热爱及坚强的意志,克服重重困难,最终站在了巴黎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的冠军领奖台上。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:只要心中有梦、脚下有路、手中有力,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。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,我们青年干部更要坚定初心使命,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,把实现自身理想和建设党和国家的伟大进程相结合,在学思践悟中收获广阔天地;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,把广大群众的衣食住行、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想群众所想,急群众所急,以无私奉献展现服务人民的赤诚,永葆“赶考”初心,争当新时代怀揣希望与梦想的“追梦人”。

团队的胜利不仅是技术与策略的胜利,更是一次心灵与意志的深度对话。让世界瞩目的“莎头组合”,携手站在巴黎奥运会混双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,用生命捍卫了巴黎混双金牌。在混双项目中,没有单打独斗的空间,只有心照不宣的配合才能铸就辉煌。王楚钦与孙颖莎之间的默契,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无缝对接,更在于情感上的相互支持。“在球场上,我们是战友;在场下,我们是朋友。”这份深厚的情谊,让他们的配合更加无懈可击,更教会了我们,真正的团队精神,是在风雨同舟中建立起的信任与依赖。正如在工作岗位上共同拼搏的我们,青年干部虽有朝气有能量,有积极投入工作的热忱劲儿,但团队合作并非个人能力强就可以应对,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并加以学习,注重和同事之间的协调配合;青年干部不仅要懂得与同龄人协调共处,更要向单位的老同志多多虚心请教,老同志对刚入职的新同志也不要吝啬于“传帮带”,唯有如此,才能让工作进展地更加顺畅,工作氛围更为融洽。

新时代新征程,正如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的表现一样,我们青年干部们要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,将奥林匹克竞赛中的斗争精神、坚韧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理念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无论是解决社区问题还是推动地方发展,青年干部都要展现出极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把无悔青春献身于为党增辉、为国尽忠、为民造福的伟大光荣事业之中。

原标题:《【莲池时评】青春逐梦 竞技铸魂——从巴黎奥运看青年力量》

阅读原文